银环蛇
银环蛇(Narrow-banded krait)也是一种有毒之蛇,被这种蛇咬到后常常觉得没有到痛痛,反而会有嗜睡的局面。银环蛇的浑身材背白环和乌环相间陈设,白环较窄,尾修长,体长1米安排。 华文大名: 银环蛇 华文别号: 白戴蛇 白节蛇 英文名:Narrow-banded krait 两名法:Bungarus multicinctu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虫纲 目: 有鳞目 科: 眼镜蛇科 属: 环蛇属 种: 银环蛇 分散: 华夏陆地西南、南部、台湾、缅甸、越南 分散地区: 华夏华中、华南、西南地域和台湾,以及缅甸、老挝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银环蛇是什么种类?
是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属于蛇目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
1、形态特征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 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2、生活习性
银环蛇昼伏夜出,尤其闷热天气的夜晚出现更多,但也见有初夏气温15—20℃天气晴朗时,白天出来晒太阳。银环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
银环蛇会捕食泥鳅、鳝鱼和蛙类,也吃各种鱼类、鼠类、蜥蜴和其他蛇类。
3、分布范围
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中国之外分布于缅甸、越南北部等。银环蛇云南亚种,仅产于中国云南西南部。
银环蛇是什么种类的蛇?
银环蛇,是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动物。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四大毒蛇。
分布在中国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6] 中国之外分布于缅甸、越南北部等。[5]
银环蛇云南亚种,仅产于中国云南西南部。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什么蛇是世界毒性排名第一?
世界毒性排名第一的毒蛇是银环蛇属于环蛇类,俗称:银脚带、过基峡。金环、银环都是剧毒的。吃饱后常在路边休息,拂晓时才回窝,夜行人路过常被咬伤。
银环蛇的毒性比金环蛇强。一般情况下,它们还算比较的温顺,不会主人的攻击人。一旦它意识到有危险时就会发动攻击,而被攻击的人和动物就凶多吉少了。
银环蛇 简介:
银环蛇(学名:Bungarus multicinctus)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毒性极强,为陆地第一大毒蛇。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窄横纹;腹面污白色。
形态特征:
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窄横纹;腹面污白色。
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较高,横截面呈三角形,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全身银白色的老蛇是什么种类的蛇,叫什么名字?求专家解答!
根据描述,全身银白色的老蛇可能是银环蛇。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是中国蛇属的一种,分布在中国南方以及东南亚一带。银环蛇的体背有黑白相间的环纹,白色环纹较窄且边缘较模糊,整个体背为灰褐色。银环蛇毒性较强,属于神经毒类蛇,如果遇到银环蛇,请保持警惕并立即离开危险区域,以避免被咬伤。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被蛇咬伤或者遇到蛇类动物,请务必寻求专业的医疗和动物保护机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