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金铜
秘鲁金铜,拉丁大名为Lasiodorides polycuspulatus,属于近几年来能睹度没有算很高的种类,主假如野生资材渐渐缺乏,成体脚展在16cm安排。
华文名:秘鲁金铜
拉丁大名:Lasiodorides polycuspulatus
亚科:Theraphosidae
本产地:秘鲁中部
休憩地典型:热戴雨林
成年体型:13-14厘米脚展
符合温度:26-28℃
符合湿度:70%
运用底材:潮湿的泥炭/椰砖/粘土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有白色蜘蛛吗?
有,秘鲁金铜蜘蛛就是这样的,不过腹部是浅黑色的,
秘鲁金铜蜘蛛(拉丁学名:Lasiodorides polycuspulatus)原产于秘鲁中部的热带雨林中,一度在宠物捕鸟蛛爱好者中非常受欢迎。不过随着野生数量的下滑,人工繁殖未能及时跟上,使得这个种类今天在宠物捕鸟蛛市场中只是偶尔才能见到。
秘鲁金铜蜘蛛属于中等体型的宠物捕鸟蛛,成年体长13~14厘米足展,不过它们非常温顺,攻击性很小,并且踢毛程度也不强,被认为是适合新手第一次饲养的种类。它们的小幼体是银灰色,随着蜕皮长大,逐渐会显现出金铜色的斑纹,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原因。
秘鲁金铜蜘蛛的生长速度不算快,饲养中注意保持底材的湿度,可以提供一个躲避场所供其躲藏。如果底材够厚,小幼体则会自行挖掘洞穴躲藏。适宜温度26~28℃,适宜湿度70%,建议使用湿润的泥炭、椰砖、粘土作为底材。如果想要选择一个少见的又适合新手入门的种类,秘鲁金铜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给分吧,lz~~
参考资料:自己积累的
最好看的宠物蜘蛛
最好看的宠物蜘蛛有里氏盘腹蛛、海地咖啡食鸟蛛、秘鲁金铜蛛、圭亚那粉趾蛛、委内瑞拉粉红脚捕鸟蛛等。
1、里氏盘腹蛛
腹部末端平截,呈磨盘状,并带有印章般的花纹。在我国也有分布,但极为罕见,可作为宠物饲养,但价格极贵,是宠物蜘蛛爱好者心中的发烧圣品。主要捕食陆生节肢动物,天敌主要是黄蜂和蝎类。人气虽高,但昂贵的价格让人退避三舍。
2、海地咖啡食鸟蛛
体型匀称优美,颜色鲜艳美丽兼备,是经典的高端宠物捕鸟蛛,成年雄蛛的颜色较雌蛛更加艳丽。体型庞大,足展可突破20cm。幼蛛体色灰蓝,灯光下显得非常闪亮。
3、秘鲁金铜蛛
非常受欢迎的宠物蛛,体型中等,非常温顺,攻击性很小,并且踢毛程度也不高。虽价格没有那么亲民,是非常适合新手第一次饲养的品种。如要选择少见又适合新手入门级品种,它将是不错的选择。
4、圭亚那粉趾蛛
经典的宠物捕鸟蛛,最常见的树栖品种之一。背甲上的独角在蜘蛛系列节肢动物中十分罕见,辨识度极高。由于它幼年期腹部有两道红色条纹,腿细长并且呈现出淡粉色,所以非常迷人,可谓是女生最爱。
5、委内瑞拉粉红脚捕鸟蛛
高度受欢迎、令人印象深刻。被发现的最大个体,足展达到了不可思议的33cm。有可能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捕鸟蛛,甚至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
秘鲁安塔帕凯铜金矿床
1.地质背景
安塔帕凯(Antapaccay)铜金矿床位于秘鲁南部高原,海拔4100m,在廷塔亚(Tintaya)夕卡岩型铜矿西南10km处。像廷塔亚矿床一样,安塔帕凯矿床也是安达韦拉斯-亚乌里(Andahuaylas-Yauri)成矿带的一部分。该成矿带以其晚始新世夕卡岩型铜矿著称。
两个斑岩中心,即南、北安塔帕凯,彼此相距500m,产在白垩纪碳酸盐岩和碎屑沉积岩中。在北安塔帕凯,最重要的铜金矿产在成矿前闪长岩和成矿早期的石英二长斑岩岩株中;而在南安塔帕凯,只有成矿早期的石英二长斑岩岩株为主要含矿岩石。成矿期侵入体是似岩墙岩体,有冷凝边存在。成矿后活动产生了花岗闪长斑岩岩墙和爆发角砾岩。
早期钾硅酸盐蚀变产生了镁铁质斑晶假象的黑云母和磁铁矿,接着产生了钾长石,伴有细脉浸染状硫化物。这些硫化物包括黄铜矿、斑铜矿、深成辉铜矿和辉钼矿。北安塔帕凯和南安塔帕凯都发育有致密的石英细脉组成的网状脉和硅化作用,含相同的一套硫化物。
贫金富铜的矿化产在北部和南部斑岩岩株边缘上体积相对小的钙质夕卡岩中。阿塔拉亚(Atalaya)铜矿,沿南安塔帕凯斑岩岩株西接触带延伸(图8-7),是这个夕卡岩带的一部分。高变质级的石榴子石-磁铁矿-绿帘石夕卡岩,在黄铜矿、辉铜矿和斑铜矿形成期间遭到退化变质绿泥石化,特别是在断层附近。夕卡岩带中的表生自然铜从地表延至很深处;附近的斑岩中也有自然铜存在,因而秘鲁-德国技术合作队认为,夕卡岩下面可能有斑岩铜矿存在。
北安塔帕凯和南安塔帕凯矿床的资源量共计3.83亿t,平均品位为Cu 0.89%,Au 0.16×10-6,即含有341万t铜和61t金。矿石矿物基本上全为深成硫化物。这两个斑岩体隐伏于成矿后火山岩和冲积层之下,埋深几米到150m。
图8-7 安塔帕凯地区地质示意图
(引自R.H.Sillitoe,2000)
图中表示了北部和南部斑岩铜金矿床与阿塔拉亚夕卡岩型铜矿床的空间关系及其被冲积层和成矿后火山岩覆盖的情况
2.勘查与发现
20世纪30年代,一位德国人在阿塔拉亚的夕卡岩中发现了氧化铜矿,并进行了小规模(10t/d)地下开采。1948年,一位秘鲁企业家申请到夕卡岩矿床的开采权,进行了地下勘探以探明硫化物资源。这位企业家于1970年中期建立了阿塔拉亚矿业公司,利用秘鲁矿业银行(国有矿业银行)贷款建设了一座150t/d的浮选厂,处理硫化物矿石。1971年秘鲁矿业银行提供的补充贷款扩大了浮选厂的生产能力,使其增加到450t/d。1974年,一位秘鲁物探承包商在矿山附近进行激发极化法测量,确定了两个大的极化率异常:一个就在地下巷道上方并向东延伸150m;另一个在矿山北北西1.2km处。曾有人建议对这两个异常进行钻探验证,但没有实施。1981年矿山发生了彻底转变,“无轨采矿”速度达到450t/d,浮选厂生产能力增加到700t/d。但是,1984年由于铜价低、成本提高和地下巷道排水困难,矿山和浮选厂关闭。
从1971年到1983年,总共生产矿石128万t(Cu 2.43%),还剩下179万t储量(Cu 2.20%)。一家秘鲁咨询公司根据现有地下取样结果、钻探结果和极化率异常估算,在阿塔拉亚还应有1800万t铜矿石的潜力。
虽然阿塔拉亚矿业公司认识到阿塔拉亚矿山有进一步扩大的潜力,而且可以盈利,但没得到必要的贷款。尽管1992年决定恢复采矿,但受到排水问题的困扰,最终未能实现盈利。1993年阿塔拉亚矿业公司宣布破产,债权人选择科-盖斯申(Co-Gestion)公司来清理公司资产。
1994年晚期,马格马(Magma)铜矿公司收购了廷塔亚公司,中标后获得廷塔亚铜矿开采权。1995年,马格马铜矿公司的地质人员审查了阿塔拉亚区的地质和物探资料,并在矿区进行踏勘性填图,肯定了有很大的夕卡岩型矿床成矿潜力。1995年下半年,布罗肯希尔控股公司(BHP)收购了马格马铜矿公司。BHP公司的廷塔亚公司领导层未就阿塔拉亚矿地问题与科-盖斯申公司交涉,因为从1996年到1998年早期,RTZ矿业勘探公司对其拥有选择权。RTZ公司进行了初步工作,包括对阿塔拉亚区及其周围被掩盖的“大草原”进行激发极化法测量,但未进入钻探阶段。
1998年中期,BHP公司的廷塔亚公司开始对阿塔拉亚区进行勘探,目的是想找到与廷塔亚矿床在品位和规模上相似的夕卡岩型矿床。对阿塔拉亚矿山正北的矿化夕卡岩矿床进行了1:500的地质填图,并编制了相应的剖面图。进行了按网度的土壤地球化学、地面磁法和瞬变电磁(TEM)测量。地球化学测量查出的是一些假异常,是老矿山污染造成的。查出了一些不连续的小而强的磁异常,被解释为夕卡岩的反映。瞬变电磁电导体被解释为石英岩和夕卡岩,而电阻体被认为是侵入体的标志。
1998年后期开始执行16个金刚石钻孔的勘探计划,以检查电导体和电阻体之间的接触带上有无夕卡岩存在。第一个钻孔,即ATA-001号钻孔打的是彼此吻合的磁异常和瞬变电磁异常;后者也与1974年测出的北部磁化率异常吻合。该钻孔在10m厚的盖层之下打到了9.2m厚的石榴子石-磁铁矿-辉石夕卡岩,平均含Cu 1.09%。ATA-002、004、005、021、023、025号钻孔也是为检验彼此吻合的磁异常和瞬变电磁异常而打的,ATA-002号和005号钻孔打到了矿化夕卡岩,而ATA-021号钻孔打到了矿化闪长岩。
1998年末,在ATA-001号钻孔以东100m处打了ATA-020号钻孔,即第8个钻孔,检查矿化夕卡岩向东延伸的情况。这个钻孔打到的不是夕卡岩,而是32m厚的盖层之下的约150m的矿化石英二长斑岩,并在258m深处的矿化闪长岩中终孔。岩心含细脉浸染黄铜矿和斑铜矿矿化,有226m的矿段Cu品位0.95%,Au品位0.13×10-6。这个钻孔就是北安塔帕凯矿体(图8-7)的发现孔。更大的南安塔帕凯矿体(图8-7)是1999年早期由ATA-036号钻孔,即第27个钻孔打到的,它是为检验阿塔拉亚矿山以东的磁异常而打的。1999年初期,BHP公司的廷塔亚公司只用少量费用购买了阿塔拉亚矿地及附近的租地。
1999年,根据激发极化法的测量结果圈出了斑岩型铜金矿化范围,帮助选定了以后的钻孔位置。然而,极化率异常的真正起因仍有疑问,因为其他类似异常也经钻探检验过,但并未打到硫化物。此外,地面磁测结果的解释由于成矿后火山岩的掩盖也很麻烦。
迄今为止,用金刚石和反循环钻机在安塔帕凯区共打了261个钻孔,总进尺83700m,钻孔间距大致为90m。BHP公司打算到2001年初完成安塔帕凯矿床的可行性研究,并宣布建设一个兼有露采场和选矿厂(处理铜-金矿石能力为30000~50000t/d)的联合体计划。
3.小结
隐伏的安塔帕凯斑岩型铜金矿床的发现是按周密的计划进行的,是在已开采过夕卡岩型铜矿的老矿山附近寻找夕卡岩型铜矿的成果。它的成功发现也多少包含一些运气的成分。初始的钻探主要是根据磁法和电磁法测量结果进行的,但激发极化法测量结果有助于后期的钻探。
对安塔帕凯区前后进行了27年的勘查,但BHP公司进行了不到半年的勘查就发现了斑岩型铜-金矿床;确定地质资源量只用了2年时间。
秘鲁有色金属分布特点是什么
铜,到处都是,主要分布在阿雷基帕、万卡维利卡、胡宁、安卡什、利马、库斯科、塔克纳等省
锌铅矿床主要分布在中北部胡宁、帕斯科、安卡什、利马、瓦努科等省内的东、西安第斯山脉间。
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安第斯山脉。大多数矿床为热液脉状矿床,形成于中新世中期到晚期。
原生金主要分布在卡哈马卡省、阿雷基帕省、普诺省和圣马丁省等地。大多为产于第三纪火成岩区的含金脉状矿床。
钼,大多为斑岩型矿床,且绝大多数来自斑岩铜钼矿的副产品。在秘鲁北、中、南三个铜矿带中,以南部铜矿带含钼较高。
锡,主要分布在普诺省
钨,主要分布在安卡什省的帕斯托布埃诺、拉利伯塔德省的新蒙多和普诺省的帕尔卡等地。矿床为热液石英脉型,形成多与中生代-第三纪酸性岩侵入有关。
铁,主要分布在伊卡省马尔科纳、阿雷基帕省阿卡里及安第斯山区。成因类型主要有三种:交代矿床,岩浆贯入矿床、接触交代矿床。
铀,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普诺省的马库萨尼—克鲁赛罗、西南部阿亚库乔省的坎加略、纳斯卡及阿雷基帕省。它们都为火山岩型铀矿。此外,在西北部的磷块岩矿床及几个斑岩铜矿床中发现有伴生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