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鱼的品种简介

鹦鹉鱼

鹦鹉鱼是一种广为人知的参瞅鱼,因为其颜色秀美,嘴型又酷似鹦鹉而得名。另有一种由美洲慈鲷雄红魔怪鱼和紫红火口杂接培植成的淡水赏瞅鱼,因体色鲜红,又称为血鹦鹉(确定引见)。

华文大名:鹦鹉鱼

拉丁大名:Amphilophus

别称:鹦嘴鱼

界:动物界

门:脊椎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目:鲈形目(Perciformes)

科:鹦嘴鱼科(Scaridae)

英文名:Blood parrot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

鹦鹉鱼都有什么品种

鹦鹉鱼都有什么品种

1、颜色类别

鹦鹉鱼是一种色彩斑斓的热带淡水鱼,不同品种的鹦鹉鱼颜色和斑纹图案均有所不同。

常见的颜色包括红色、、蓝色、绿色、白色等等,还有一些彩虹色系的鹦鹉鱼,如RV彩虹鹦鹉鱼、SJ绿色彩虹鹦鹉鱼等等。

2、尾鳍形状类别

鹦鹉鱼的尾鳍有多种形状,常见的有圆形、三角形、锯齿形、扇形等等。

圆尾鹦鹉鱼、三角鹦鹉鱼、锯齿尾鹦鹉鱼、扇尾鹦鹉鱼等等,每种尾鳍形状具有独特的美感和个性特征。

3、体型类别

鹦鹉鱼的体型大小也有所不同,分为小型鹦鹉鱼、中型鹦鹉鱼和大型鹦鹉鱼。

小型鹦鹉鱼有文信角鹦鹉鱼、珍珠鹦鹉鱼等;中型鹦鹉鱼有绿饰汉代、斗鱼等;大型鹦鹉鱼则有鬃脂鲤、考拉鹦鹉鱼等。

4、产地类别

不同的鹦鹉鱼品种产地也不同,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影响,如南美洲、非洲、东南亚等地。

南美洲产的鹦鹉鱼有珍珠、皇冠等品种;非洲产的鹦鹉鱼有卡通鹦鹉鱼、路非氏鹦鹉鱼等品种;东南亚产的鹦鹉鱼有大眼睛、彩虹等品种。

鹦鹉鱼有几种品种

鹦鹉鱼的种类很多,都是后期人工培育出来的,比较常见的有血鹦鹉鱼、金刚鹦鹉鱼、元宝鹦鹉鱼、一颗心鹦鹉鱼、麒麟鹦鹉鱼、红白鹦鹉鱼等等。鹦鹉鱼,它身体扁长,头呈圆形,体色靓丽鲜艳,也正是因为拥有和鹦鹉一样鲜艳的体色,才得名鹦鹉鱼。

一、血鹦鹉鱼

血鹦鹉是鹦鹉鱼中较普通的一种,鱼头背结合部位凹陷,形成漂亮的曲线和鹦鹉鱼的嘴脸,嘴不能完全闭拢,嘴型是T字形、月牙形或三角形。此种鱼可以用尖嘴猴腮来形容,看起来还有一点畸形的感觉。

二、金刚鹦鹉鱼

金刚鹦鹉的嘴型是正常的一字嘴形,头背部的形状是突起的,身型整体偏长、扁,体型比普通鹦鹉体型偏大,有些成年金刚鹦鹉会明显起头。金刚鹦鹉明显的特征是比别的鹦鹉鱼凶,因为嘴是一字形的,杀伤力还是比较大,起头的金刚鹦鹉观赏性比较强,也比较难得,比较贵。

三、一颗心鹦鹉鱼

现在市场上也比较多,大致一看还挺漂亮,不能细看,太残忍了。它是利用手术的方法剪掉仔鱼尾巴的血鹦鹉鱼,倒立时看象心的形状。直接不建议购买,首先是残忍,其次是这种鱼实际就是人工致残的,寿命肯定比普通的短很多。

四、元宝鹦鹉鱼

元宝鹦鹉长得跟它的名字一样,像个元宝,头背部交接部位不像普通鹦鹉鱼那样凹陷很多,而是比较圆滑的弧线直接过渡下来,身体明显短圆,肚大。元宝鹦鹉鱼虽然不起头,但是观赏性也很强,看起来比较协调、漂亮。

鹦鹉鱼有什么品种

鹦鹉鱼

鹦鹉鱼是一种广为人知的观赏鱼,由于其色彩艳丽,嘴型又酷似鹦鹉而得名。另有一种由美洲慈鲷雄红魔鬼鱼和紫红火口杂交培育成的淡水赏观鱼,因体色鲜红,又称为血鹦鹉(详情介绍)。

中文学名:鹦鹉鱼

拉丁学名:Amphilophus

别称:鹦嘴鱼

界:动物界

门:脊椎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目:鲈形目(Perciformes)

科:鹦嘴鱼科(Scaridae)

英文名:Blood parrot

鹦哥鱼的简介

鹦哥鱼(又名鹦鹉鱼或鹦嘴鱼)的嘴巴与身体融合在一起,形状有如鹦鹉的嘴。鹦哥鱼主要以珊瑚为食,并会将无法消化的珊瑚或岩石排泄出来而形成沙,所以鹦哥鱼在珊瑚礁生态系中,扮演了相当重要的“珊瑚转换成沙”的角色。鹦哥鱼的另一个特色是在睡觉前会分泌出一种黏液,围绕在其周围来隐藏他的味道,以避免夜间掠食者的靠近。 编号:7849拉丁目名:PERCIFORMES中文目名:鲈形目中文科名:鹦嘴鱼科拉丁科名:Scaridae中文属名:鹦嘴鱼属拉丁属名:Scarus拉丁种名:psittacus定名人:Forskal年代:1775中文名:鹦鹉鹦嘴鱼原始文献:Descript. Anim.:29模式产地:红海俗名:鹦哥鱼国内分布:台湾国外分布:印度太平洋资料来源:台湾鱼类志:476.

刺鹦哥鱼

刺鹦哥鱼体延长而略侧扁。头部轮廓稍突而呈平滑的圆型。后鼻孔并不明显的大於前鼻孔。齿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齿板几被上唇所覆盖;齿板具1-2犬齿;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齿状之咽头齿。背鳍前中线鳞约3-5(4);颊鳞3列,下列为1-2鳞。胸鳍具13-14软条。初期阶段(IP, Initial phase)之尾鳍为圆到截形,终期阶段(TP, Terminal phase)则为深截形。IP期之体色为深褐色,腹侧为红褐色;体侧通常具4-5条约1-2鳞宽之不明显淡色横斑(横斑里的鳞片为白色)。TP期之体色为绿色;鳞片外缘为紫粉红色;吻部前端为黄绿色至绿色;颏部蓝绿色而参杂橙红色斑纹;颊部具宽区;各鳍蓝绿色,具蓝色外缘,具紫粉红色斑纹。

基本介绍

拉丁学名∶

定名人及年代∶(Kner, 1868)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略侧扁。头部轮廓稍突而呈平滑的圆型。后鼻孔并不明显的大於前鼻孔。齿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齿板几被上唇所覆盖;齿板具1-2犬齿;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齿状之咽头齿。背鳍前中线鳞约3-5(4);颊鳞3列,下列为1-2鳞。胸鳍具13-14软条。初期阶段(IP, Initial phase)之尾鳍为圆到截形,终期阶段(TP, Terminal phase)则为深截形。IP期之体色为深褐色,腹侧为红褐色;体侧通常具4-5条约1-2鳞宽之不明显淡色横斑(横斑里的鳞片为白色)。TP期之体色为绿色;鳞片外缘为紫粉红色;吻部前端为黄绿色至绿色;颏部蓝绿色而参杂橙红色斑纹;颊部具宽区;各鳍蓝绿色,具蓝色外缘,具紫粉红色斑纹。

栖身环境

主要栖息於潟湖外部与临海礁石的珊瑚礁繁盛区域。通常独居性的,但雌性通常会在一只雄鱼的附近形成小的群,他们可能会和相似种的雌性混合成群。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区,包括东印度洋的圣诞岛,以及菲律宾到美属萨摩亚,北至琉球群岛,南至大堡礁的南方。台湾主要分布於东北部及澎湖海域。

看一看宠物

问答

0.0438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