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

海胆是棘皮动物门下的一个纲,是一类生活在海洋浅水区的无脊椎动物。海胆的主要特征为体呈球形、盘形或心脏形、无腕,内骨骼互相愈合,形成一个坚固的壳。消化管呈长管状,盘曲于体内,以藻类、水螅、蠕虫为食。大多数海胆是较深色的,如绿色、橄榄色、棕色、紫色及黑色等。大多生活于海底,喜欢栖息在海藻丰富的潮间带以下的海区礁林间或石缝中,以及坚硬沙泥质浅海地带,具有避光和昼伏夜出的特性。海胆的食粮十分广泛,肉食性的会以海底的蠕虫、软体动物或其他棘皮动物为食粮,而草食性的主要食物是藻类,另外,亦有以有机物碎屑、动物尸体为食的海胆。多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经海胆幼虫(长腕),后变态成幼海胆,经1-2年才达性成熟。海胆是生物科学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它的卵子和胚胎对早期发育生物学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地球上最长寿的海洋生物之一。海胆的主要特征为体呈球形、盘形或心脏形、无腕,内骨骼互相愈合,形成一个坚固的壳。消化管呈长管状,盘曲于体内,以藻类、水螅、蠕虫为食。大多数海胆是较深色的,如绿色、橄榄色、棕色、紫色及黑色等。

别名:海胆

产地:英国

体型:

身高:小型

体重:小型

寿命:3年

面对生人

面对动物

运动量

可训练性

耐寒程度

海胆适养人群

海胆适合喜鱼人群喂养。海胆天生胆小,性格温和。海胆的幼虫在变态后被称为稚海胆,当它们达到一定的生长水平时,需要转移到网箱中。 但是由于稚海蟹苗体比较小,所以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方法进行培育。

海胆常见病

1、滑走细菌病

可感染各种海胆和不同规格海胆,水温16℃以上尤其夏季易发病。

病原:屈挠杆菌。

病状:附着侧(腹面)表皮剥离,围口部白化样变色,口器周边及口器变为黑绿色,管足颜色变浅,伸长;脱棘不明显,背面看和健康个体无异。镜检发现管足表面有长20-60微米,杆菌聚集且有滑行运动。

防治:

(l)降低饲养密度,加大换水量。

(2)用0.6克/米3鳗净全池泼洒。

(3)用鱼健康1号1%添加至配合饵料中连喂5天。

2、脱棘症

水温16℃以下发病,传染快,死亡率80%以上,可感染各种海胆及不同规格海胆,常造成海胆死亡。

病原:不明,可能是细菌。

病状:壳面可见黑色斑点,棘脱色变浅,似枯枝样向一旁倾斜,一碰即脱落。管足数量减少,附着力差,患病个体常自附着物上掉落至池底。

防治:尚未有效药物可治愈,但升高水温至16℃以上时,病海胆可自愈。

海胆喂养

1、前期准备:在家饲养海胆的过程中,需要为其准备大小合适的鱼缸,然后在底部铺一层细沙土,然后栽种海藻,并倒入水质清澈、无污染、盐度高的水,有利于海胆生长繁茂健康。

2、饲喂管理:饲养海胆的过程中,需要喂食以海带等藻类为主的食物,或者投喂沙丁鱼,促使海胆生长肥硕,注意饵料的投喂量,要根据海胆的种类和大小来决定,一般每隔两天投一次饵料即可。

3、加强管理:养殖海胆时,需要定期检查水质的清洁程度,以及海胆的生长情况,若是水质出现浑浊、异味等情况,要及时更换,并对鱼缸进行清洗和消毒,以免海胆感染病菌,不利于生长。

0.2613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