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猴适养人群
建议喜爱人士饲养,婴猴是无危动物。它主要是以昆虫,其他小动物,水果,树汁为食的。较大型的种类也吃蜥蜴,鸟蛋,甚至能捕捉到飞鸟和鼠类。
婴猴常见病
1.胃肠炎
胃肠炎是胃和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严重的急性发炎。
症状:初期病猴表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拉稀呈水状至糊状,严重的转为排脓血便,呈黄红色,杂有脓液、血丝和粘液,这时病猴精神萎靡,脱而死亡。头下垂,食欲废绝,体温下降,虚脱而死亡。
治疗方法:参见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2.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发病急,流行异常迅猛,是猴场中的猕猴经常发生的疾病,特别是新引进的猴子,在途中饥渴过度,一到场中就暴吃暴饮,引起消化不良、拉稀,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就转化为痢疾。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完全不吃,严重的出现脱水现象,眼窝下陷,消瘦,体温下降,手足冰凉,头下垂,身体蜷缩不动,持续 1 ~ 2 天则死亡。
治疗方法:肠炎与痢疾的治疗方法大致相同,但要在临床上根据疾病情况变化,采取不同药物治疗。当发现病猴时,立即隔离处理,猴房进行全面消毒,整个猴群全部服药,一般是服广谱的抗菌药物土霉素,平均每只猴子服 2 片 ( 0 . 5 克) , 1 天 1 次,连服 2 ~ 3 天。对病猴须采取综合治疗,口服磺胺眯( S . G ) , 1 天 2 次,每次 0 . 5 克,首次 l 克;肌注庆大霉素和黄连素或穿心莲注射液,成年猴 1 支,幼猴酌减。连续 2 天仍未好转时,口服氟呱酸,每天 1 ~ 2 次,每次 200 毫克或者将氟赚酸溶于 20 毫升温水中,用导管从鼻孔插人胃内,将药液慢慢地从导管注人胃里;并肌注氯霉素和百病灵,成年猴每次 50 万单位,小猴酌减, 1 天 1 次,连续 3 ~ 4 天;同时要精心护理,多喂一些水果或喜欢吃、易消化的食物,在饮水中可适当加一些葡萄糖。这样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很高,可达到 95 %以上。
3.肺炎
由于天气变化,体弱成年猴或小猴容易感冒,如不及时治疗很快转为肺炎而死亡。所以发现病猴,应立即给服感冒药物,严重的还需打针,常用药是柴胡注射液、病毒灵注射液,肌注用量和人的用量相同。对新进场的猴子或天气突然变化时,最好用草药如山芝麻、葫芦茶、大青、古羊藤、木菠萝叶、按树叶等煮水给猴子自由饮食,可预防感冒,既可节约医药费用,预防效果也不错。
肺炎是猴场中的猕猴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其病原菌种类较多,主要是由肺炎双球菌通过呼吸道感染致病。如果及时发现病猴,并隔离治疗,是比较容易治愈的。
症状:与人肺炎相似,发病急,主要表现为咳嗽、体温升高,严重时伏卧呈现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完全不吃,听诊有明显的湿性哆音,心律不齐,叩诊呈浊音。
治疗方法:口服四环素或红霉素,成年猴每天 2 次,每次 2 片;肌注青霉素(每天 2 次,每次 40 万单位)加链霉素(每天 2 次,每次 50 万单位,未成年猴酌减 10 万~ 20 万单位)。咳嗽比较严重的,使用镇咳药物(复方甘草剂)加一些糖水,灌服或自由饮食。用以上治疗方法治愈率可达到 95 %以上。
婴猴喂养
婴猴与其他种类的猴子一样,喜食水果、昆虫,特别是蝗虫。在野外它们通常是集小群取食植物及其花果、种子等。口味比较重的还吃蜥蜴和鸟蛋。甚至能捕捉飞鸟和鼠类。
夜间用光源照向婴猴的眼睛,反射到我们肉眼是红光,而不是像犬科动物一样的蓝光。
婴猴长至四个月后便可以生育,是一夫多妻制,每年繁殖2次,分别为11月份和2月份,每胎产1~3仔,孕期约110~1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