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珍珠鳉鱼

  [俗名别名] 黑鳍珠鳉

  [拉丁学名] Cynolebias nigripinnis

  [地理分布] 南美阿根廷

  [成鱼体长] 5.0 cm

  [性  格] 有攻击性

  [适宜温度] 16.0 ~ 22.0 ℃

  [酸 碱 度] PH 5.5 ~ 6.7

  [硬  度] dGH 1.0 ~ 8.0 N

  [活动层次] 中层

  [繁殖方式] 卵生

  黑珍珠鳉具有攻击性,最好是单独饲养。雄鱼可能会过份追逐拒绝配对的雌鱼。不要让两条雄鱼在同一缸内。可以和小型猫鱼(鲶科)和小型上层鱼混养。主食昆虫,蠕虫,甲壳类动物,薄片饲料。

  雄鱼在繁殖期间色彩艳丽。一般雄鱼颜色会变深并出现彩色斑点。成熟的一对鱼可以放置在一个铺有泥炭土和沉木供雌鱼藏身的产卵箱。水pH值在6.0,硬度为1~4dH,温度24~26 ℃。雌鱼会将卵产在泥炭土中。将雄鱼和雌鱼捞出,将含有鱼卵的泥炭土干燥后放置3~4个月,然后放入软水缸中,在阴暗处孵化。干燥的鱼卵可保存3个月至两年或以上。为了获得一个健康的鱼苗,泥炭土应该距离水面1.3~2.5厘米。黑珍珠鳉对水质较为敏感,需要保持水质稳定,不宜频繁变化。

别名:黑鳍珠鳉

产地:南美阿根廷

体型:

身高:4-6厘米

体重:1-5克

寿命:2-3 年

面对生人

面对动物

运动量

可训练性

耐寒程度

黑珍珠鳉鱼适养人群

     喜爱水宠养鱼人群建议饲养,黑珍珠鳉对水质较为敏感,需要保持水质稳定,不宜频繁变化。黑珍珠鳉在黑色的鱼体上散布着无数小白点,臀鳍微微泛蓝,显得别有一番风味。可以和小型猫鱼(鲶科)和小型上层鱼混养。黑珍珠鳉具有攻击性,最好是单独饲养。雄鱼可能会过分追逐拒绝配对的雌鱼。不要让两条雄鱼在同一缸内。

黑珍珠鳉鱼常见病

      烂尾病

      烂尾病是热带鱼中比较常见的病症,从尾鳍的前端开始逐渐坏死,尾鳍变短。就像烂口病现从嘴尖坏死一样。该病是由柱状菌寄生在青鳉鱼体内引起。感染之后如果不能快速察觉立马对应的话很容易传染给其他个体。如上图示,发病时尾巴末端有明显的缺失,症状明显,此时要立即换水,将患病个体进行隔离,使用市场上的常用药剂或者采取盐浴治疗。

      水霉病

    病状体现为鱼鳍上出现棉絮状的附着物,如上图所示。水霉菌粘附在体表不断的破坏表皮,使伤情不断恶化。容易在鱼儿状态不太好的时候入侵,患病的个体容易把病菌传染给其他鱼儿,一旦发现后要注意隔离。极易在鱼儿体质较弱的时候发病,所以需要注意查看是否鱼儿还有其他病症。

      松球病

   松球病,有称作立鳞病。患病时,鱼鳞张开立起,如同松果一般。初发病时只在身体的一部分,到晚期会蔓延到周身。那些抵抗力较弱、体质较差的青鳉鱼非常容易感染该病,多是感染了细菌或者鱼体受伤而导致的,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黑珍珠鳉鱼喂养

   黑珍珠鳉鱼的鱼卵较大(直径1.3-1.4 mm,种鱼越大卵也会稍大一些),孵化出来的鱼苗能够很轻松吃下丰年虾粗卵孵化的幼虫,鱼苗生长较为迅速,鱼苗期间一天喂食丰年虾3次,每3天换一次水,鱼苗稍大一些,可以配合格林喂养,成鱼主要的食物有红虫,线虫,格林达尔蠕虫,白线虫,孑孓,水蚤等生、活食,一般饲养得当,约1.5个月作用即可开始产卵,3个月左右开始高产,大部分地域型的黑珍珠产卵都较多,但个别有难度的黑珍珠(如Ibicuysito型)则产卵较少,维系起来比较困难。饲养上黑珍珠有轻微的侵略性,公鱼之间偶有打斗会破鳍但不致命,使用30-40cm的水族缸,多放几个产卵罐可以缓解打斗。黑珍珠鳉鱼对水质无特别要求只要洁净,不极端就好,喜欢缓流,配合水妖精过滤最好;对光照无要求,但微弱的光照会让黑珍珠看起来更美。温度上,黑珍珠较耐寒但不太耐热,据报道能忍受的温度范围在4-24℃,一般实际饲养推荐温度15-26℃ 均可,尽量不要超过30℃。

0.2307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