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皮鹦鹉

虎皮鹦鹉(学名:Melopsittacus undulatus)是鹦形目鹦鹉科的鸟类,又名娇凤,属小型攀禽品种,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内陆地区,野生的虎皮鹦鹉栖息于林缘、草地等处。结群活动。以植物种子等为食。繁殖期为6-1月。营巢于树洞中。每窝产卵4-8枚。孵化期为18天。性情活泼且易于驯养,在中国是大众最喜欢的宠物鸟之一。

别名:娇凤

产地:南美、大洋洲

体型:小型犬

身高:小型

体重:小型

寿命:5年

喜叫程度

掉毛程度

体味程度

友善程度

面对生人

面对动物

运动量

可训练性

口水程度

耐寒程度

城市适应度

虎皮鹦鹉适养人群

建议爱鸟人士饲养

虎皮鹦鹉常见病

皮肤裂伤:撞击硬物,轻微者脱毛瘀血,严重者皮肤裂伤、嗉囊破裂、胸骨、腿骨、羽翼骨折或死亡。轻微瘀血以水溶性去瘀血消炎、消肿软膏涂敷,如有伤口则避免直接涂抹,皮肤裂伤需以外科手术缝合,并且严密消毒及细心护理,以防感染发炎,正常鸟体温较高较不易发炎,但仍需做好消毒,并让其休息停止飞行训练,以防伤口裂开,尤其胸部皮肤裂伤。

气囊破裂:气囊具有呼吸,减轻体重、调节温湿度、气压等之作用,鸟受到撞击或其它因素会导致体内气囊破裂,如颈气囊破裂则吸进之空气会渗出蓄积在颈部皮下形成气肿,患鸟须将气体抽出或排除,并避免剧烈运动,最好隔离休息,约4~5天复原,不影响飞行。

黄皮瘤:属良性皮肤瘤,种鸟较常见,多发生在腹部、羽翼或腿部,如肿瘤范围不大则无需手术,不影响健康及育种。

血管皮上瘤:多发生在颈部,易破皮流血,成长迅速,严重者须以外科手术切除,有些会复发。

脂纺瘤:特异体质、缺少运动、浓厚饲料、过胖的鸟容易产生本症,脂纺大多积在腹腔及胸腹腔皮下,有时会造成赫尼亚,严重者须以手术摘除,预后情形良好。

口腔内恶性肿瘤:种鸟偶而可见,由口腔上颚近喉头处发出,生长迅速,影响鸟进食及呼吸,治疗困难。

淋巴瘤:属恶性瘤,发生原因还不很清楚,可能与病毒有关,多发生在腹腔,造成腹部隆起,肝肿大且有结节,呼吸困难,目前无药物可以治疗。

虎皮鹦鹉喂养

1、修爪

当鸟爪超越趾长的2/3或爪向后弯曲时需求修缮。修爪时在爪内血管外端1-2毫米初向内斜剪一刀,而后用锉刀极轻挫几下即可。(办法其实和处置芙蓉时一样,就是留意不要剪到血管)

2、整顿羽毛

关于折断的羽毛能够采用人工铲除的办法,以增进新羽的生成。用拇指和食指按住需求铲除的羽毛根部顺着羽毛成长方向向外拔,切勿左右实高低摆动。一次拔羽不要太多,隔2-3天再拔。拔羽后不要立刻给其水浴,免得发炎。

3、荡涤趾和羽

因为抱病或其它缘因形成鸟趾或羽毛不洁,靠水浴难以肃清,能够采取人工荡涤的办法。荡涤时左手握鸟并将需荡涤的部位浸如温水中,右手用湿布或棉花在积诟出极轻擦拭。

0.0860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