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玛拉雅白头蛇

  喜玛拉雅白头蛇别名白头蝰,它是中国27种毒蛇中最毒的一种,属于一种比较古老的蛇种,据记载在青藏高原一带曾经见过。喜玛拉雅白头蛇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广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其他国家分布于缅甸与越南北部。

  中文学名: 喜玛拉雅白头蛇

  界: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 爬行纲(Reptilia)

  亚纲: 双孔亚纲(Diapsida) 、鳞龙次亚纲(Lepidosauria)

  : 有鳞目(Squamata)有资料划归蛇目(Serpentiformes)

  亚目: 蛇亚目(Serpentes)

  科: 蝰蛇科(Viperidae)

  亚科: 白头蝰亚科

  : 白头蝰属(Azemiops)

  种: 白头蝰种

  分布: 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广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其他国家分布于缅甸与越南北部

别名:喜马拉雅白头蝰、白头蝰

产地:东南亚

体型:小型犬

身高:600-800毫米

体重:200-400克

寿命:10-20 年

面对动物

运动量

耐寒程度

耐热程度

喜玛拉雅白头蛇适养人群

       不建议饲养,根据拜仁·格烈·费拉尔医生(Dr.BryanGriegFry)的研究,认为白头蝰的毒性与韦氏竹叶青(Tropidolaemuswagleri)的毒性是相仿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白头蝰所释出的毒素中,其酵素运动基本上与一般蝰蛇没有太大差异,不同之处仅在于白头蝰的蛇毒不会造成血液凝固、渗血以及肌肉性中毒等现象。

      白头蝰蛇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类毒蛇,咬伤后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DIC),使伤肢红肿疼痛逐渐加重、功能障碍。临床使用抗眼镜蛇毒血清无效的情况下,改用改善微循环药物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显著。

喜玛拉雅白头蛇常见病

   

   一、常见疾病之口腔炎病

    1、发病因素:春季蛇经过冬眠出蛰后,体质较弱,这时,如果蛇窝的湿度太大,环境条件差。容易导致蛇的口腔内病菌大量繁殖,蛇类容易感染口腔炎。同时,蛇在进食鱼类、鼠类食物时,因为鱼刺或老鼠的脚甲,造成蛇的口腔损伤,也会引起此病。这种病具有传染性,若不及时治疗,此病会迅速蔓延到整个蛇群。

    2、发病症状:病蛇的两额肿胀。打开蛇的口腔可以看到内部已溃烂、并有浓性分泌物。病蛇的头部昂起,口微张,不能闭气。

    3、治疗方法:用脱脂棉签,揩净其脓性分泌物。再用雷佛奴尔溶液或硼酸溶液消毒。然后用龙胆紫药水或冰硼散每天涂或敷1~2次,约10天左右可以痊愈。如果蛇不张口,可以用一根筷子,拨开蛇口进行观察和治疗。

    4、疾病预防:若蛇窝湿度较高,应对蛇窝进行情扫,然后在日光下曝晒消毒。也可以将蛇移到阳光下,自然减缓蛇的病情,同时。要更换蛇窝的垫土。

   二、常见疾病之急性肺炎

    1、发病因素:蛇窝的温度高、湿度大,气温骤冷骤热变化大和空气流动性差,是蛇类患上肺炎的主要原因。体质差或产后未及恢复体质的蛇,比较容易感染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在3~5天内危及全群,引起蛇的大批死亡。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有时,甚至健壮的蛇也难以幸免。

    2、发病症状:病蛇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常逗留窝外,即使将蛇放人窝内、蛇仍会爬出。如果检查口腔,看不到分泌物。

    3、治疗方法:成蛇注射青霉素10万单位,每日两次。注射时可以在蛇的背部肌肉处入针,角度略平行于蛇体。或给蛇灌喂红霉素片,每次0.2克,每日3次。此病如果治疗及时得当,病蛇可以在8~4日内痊愈。

    4、疾病预防:在蛇场增加遮荫的设施。把蛇窝内的蛇提出后,用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漂白粉溶液冲洗蛇窝,等蛇窝凉干后,再将蛇放回。当天气突变,寒潮来临时要做好挡风、保暖的工作。

   三、常见疾病之蛇类厌食

    除蛇类患上其它病症的缘故外,食物的变质以及单调,经常可能造成蛇类厌食。厌食的蛇食量很小甚至根本不进食。长此以往,会严重地影响蛇的正常生长。

    1、治疗方法;可以给厌食的蛇,每天灌喂5~20毫升复合维生素B溶液,同时,给蛇灌喂鸡蛋类的流质食物,或填食新鲜的泥鳅等食物。

    2、疾病预防:投喂的食物应新鲜。要注意投喂食物的多样化;母蛇产后要及时投喂食物;蛇的运动场所要宽敞;同时还要注意,驱除寄生虫。蛇类还可能存在的病症有肠炎、霉斑病、节舌虫病、棒虫病、蛔虫病等,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查找有关资料,对症下药。

    蛇是一种对于疾病没有太多自愈能力的动物,所以在饲养过程中,要时刻关注蛇的变化,如果发现有生病的迹象,要及时将蛇与其他蛇分开饲养,这样可以尽量保证不传染。

喜玛拉雅白头蛇喂养

  当你看到喜玛拉雅白头蛇时最好不要去打扰他,当它感觉受到威胁时,它们会压平自己的身体让自己显得宽阔,原本椭圆形的头部瞬间会变成三角形。甚至会摆动自己的尾巴以威吓对手。

  当喜玛拉雅白头蛇遇到危险时,它们会作出咬击,不过它们不一定会运用其毒牙来展开攻势。另外,学者于1981年提出喜玛拉雅白头蛇主要活跃于黄昏时段,而并非如奥罗夫所说般属于夜行性的蛇类,尤其多出没于3月至11月的时候。

  喜玛拉雅白头蛇主要进食小型的哺乳类动物,喜玛拉雅白头蛇的幼蛇亦曾被发现会进食麝鼩。据一些曾饲养喜玛拉雅白头蛇的饲育报告中得知,喜玛拉雅白头蛇平常是抗拒被哺育的,只会在晚间时才愿意进食新生的鼠类,而且每当它们咬住了猎物,往往都不会轻易将其放开。世界爬虫介公认最另人头疼的毒蛇之一,以绝食闻,欧美曾多次进口,结果全军覆没,对于喜玛拉雅白头蛇的死因,现在爬虫学界也是众说纷纭,但一般认为喜玛拉雅白头蛇的低海拔高温反应导致内脏器官损伤而绝食,另一说法则是由于起食物的特殊性(在自然界主要食鼩鼱),而无法适应啮齿类动物。然而近几年,俄罗斯已经有研究者成功饲养并繁殖了喜玛拉雅白头蛇,相信这一死结在私人饲养者手里也已经被解开。

0.1692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