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蟒适养人群
喜爱蟒蛇的建议饲养。蟒蛇目前在国内尚无专业的养殖场家,但有不少动物园和公园内养有蟒蛇。过去由于对蟒蛇的野外生态、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缺少全面的观察和了解,饲养管理工作未能满足蟒蛇的需求,致使有相当部分的蟒蛇未能被养活。近年来,有的养殖单位改善了饲养管理方法,使蟒蛇的存养成活率有所提高,但到目前为止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长大的仍然很少,饲养工作还需进一步的摸索。同时提醒欲养蟒蛇的单位和朋友,一定要学好扎实的养殖技术,在取得有关部门许可的条件下才能购进养殖,千万不要盲目引进,以免触犯法律。
血蟒常见病
1、寄生虫
想要您的蛇活的健康长久,将这些寄生虫消灭是非常重要的。
用镊子去除蛇螨后对资伤口要施以抗生素药膏,每天一次至少一周。因为蛇螨会在吸血时传染细菌性疾病,有系统的抗生素治疗常是必需的。
蛇螨可用除螨喷剂(含敌敌畏)、爱灭虫喷剂或除虫菊剂。可以把除螨喷剂放入小瓶子中(在盖子上打洞),置入蛇箱中三到四个小时,每周二至三次,持续三周。当数量较大时,视清况每四到五天在蛇箱内及蛇的身上均匀的喷上一层爱灭虫(10毫克对945毫升的水)。我虽然不会对于内部线虫类的问题使用爱灭虫,但是爱灭虫在这种浓度下还没有产生过问题。
将蛇的水盆取出,直到药完全干掉再放回。只在通风良好的蛇箱中使用爱灭虫。我使用以下的方法有良好的功效: 对受感染的蛇及蛇箱内喷洒爱灭虫,于其它的地方如蛇箱外部及架子上喷洒除虫菊剂。您也可以在蛇箱外部使用爱灭虫,但它的药力能持续多久是未知的。在使用任何这些方式前,彻底的清洗蛇箱并将所有无法清洗的躲藏物丢弃。否则这些疗法都是无效的。
2、肠胃问题
许多人会发现他们刚买回的蟒蛇会吐、分泌过多的粘液、粪便带血或恶臭。肠胃炎通常是因为内部寄生虫、原虫、细菌感染或不当的照顾所引起。内部寄生虫及原虫可以藉由粪便检验发现,并且只要正确的用药,都可以轻易的治疗。不当的加温会导致免易力下降并且使肠道内的食物无法正常消化。喂食后两到三天内过度的把玩可能造成紧张的蟒蛇呕吐。
细菌感染也是常见的,或许因为虚弱的寄主会给细菌机会快速增生。要维持肠道内正确的细菌平衡,蟒蛇需要正常的进食与排泄。多数进口的蟒蛇都营养不良且脱水,这会加重影响它们肠道内的细菌平衡,造成其它细菌的增生。这些蛇通常也和许多其它的蛇混在一起,于是接处到其它传染性寄生虫、细菌甚至病毒病原体。对于轻微的症状,可以在第一、三天或单次给于口服甲硝唑(每公斤25~40毫克)。甲硝唑通常每当作杀原虫药,但它也是一种很好的肠道抗生素,对于不易辨别的厌氧性细菌特别有用。较难医治的案例,兽医可能要进行细菌培养来给于正确有效的抗生素。
在面对吐及腹泻的问题是,治疗期间暂停喂食让肠道有时间复原是很重要的。除非也会造成呕吐,应进行输液治疗。如果蟒蛇对治疗反应良好,初期可进行少量且少次的喂食。对体重小于1公斤的蟒蛇,这是每7至10天喂食一只乳鼠或很小的小白鼠。如果蟒蛇进食及排泄都正常,用二至三周将进食的量及频率调整到正常。虽然蟒蛇看起来不易过度进食,但喂食频率太高会造成消化不良及肠胃不适。
血蟒喂养
血蟒饲养知识
血蟒的繁殖方式为卵生。通常在每年的夏季产卵。在野外血蟒捕食都很直接,喜食白鼠,它能准确的咬住小白鼠的头部,再对它进行身体缠绕。等小白鼠完全死后在慢慢吞咽。
大部分雌性血蟒有护卵习性。孵化期一般不超过60天。产卵及孵化期畏人,应避开外界刺激。期间攻击性增加。人工驯养下孵化率一般可达80%。
如果在捕食时未准确的咬住小白鼠的头部就进行缠绕,蟒体就会被白鼠咬伤。此时应果断用吸管向白鼠口、鼻部滴水加速其死亡。在其捕食过程中如果要移动位置,可用长镊夹起白鼠尾巴移动。严禁直接用手或工具触动摄食过程中的蟒体。诱食是成功驯养血蟒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最容易诱发血蟒独特“神经质反应”,造成驯养失败的过程。如果初次诱食成功,就进入正常饲养阶段。
血蟒喂食要点
一般情况下血蟒是不挑食的,就算挑食饲主也不需要太担心,血蟒一个月不吃也饿不死的。在野外血蟒主要以食小型哺乳动与鸟类以及爬行动物来充饥。人工饲养的话可以考虑喂食白鼠、兔子等活饵。
对于刚刚引进的血蟒,可以用小白鼠诱食。基本所有的蛇类都具有“神经质反应”,具体表现在对外界各种刺激十分敏感,而且性格比较暴,应选择人工长期驯养的CB个体为佳。如果初次诱食操作不当,极易造成厌食拒食甚至死亡。所以初次投喂的小白鼠应选取中、小体型,无污染无特殊异味的个体。投饲之前先将小白鼠喂饱,防止反噬血蟒。投饲过程中要随时留意观察,防止蟒体遭白鼠咬伤。投饲试探时间为30分钟,到时间血蟒仍未开始摄食应立即将食饵取出,一星期后再投喂千万别急于喂食而选择填喂,填喂只会增加其压迫感而更加拒食,一般蟒类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就算几个月没进食都不会影响其生命。在整个投饲期间是严禁吸烟、闪光灯拍照等外界刺激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