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瘦蛇

  绿瘦蛇(学名:Ahaetulla prasina)为游蛇科瘦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菱头蛇、蓝鞭蛇、鹤蛇。分布在锡金、印度、经缅甸到中南半岛、向南经马来半岛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香港、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生活习性为树栖。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爪哇。

  中文学名 :绿瘦蛇

  拉丁学名 :Ahaetulla prasina

  别 称 :大蓝鞭蛇、鹤蛇、瘦绿蛇

  二名法 :Ahaetulla prasina(Reinwardt,1827)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纲 :爬行纲

  目 :有鳞目

  亚 目 :蛇亚目 Serpentes

  科 :游蛇科Colubridae

  属 :瘦蛇属 Ahaetulla

  种 :绿瘦蛇

  分布区域 :南亚和东南亚;雨林、农田。

  命名人、时间 :Boie, 1827

  IUCN保护级别 :LC

  英文名 :Green Vine Snake

别名:蓝鞭蛇、鹤蛇、瘦绿蛇

产地:印度尼西亚爪哇

体型:小型犬

身高:1.5-2米

体重:10-15千克

寿命:18年

面对动物

运动量

耐寒程度

耐热程度

绿瘦蛇适养人群

   喜爱爬宠,有经验建议饲养,轻微性毒蛇,具有1~2枚后沟牙。体形细瘦修长,成体全长1.5米左右,最大着可达2 米。头大而细长,吻端尖。尾长,有缠绕性。

绿瘦蛇常见病

    (1)口腔炎病:
    致病原因:春季蛇经过冬眠出蛰后,体质较弱,这时,如果蛇窝的湿度太大,环境条件差。容易导致蛇的口腔内病菌大量繁殖,蛇类容易感染口腔炎。同时,蛇在进食鱼类、鼠类食物时,因为鱼刺或老鼠的脚甲,造成蛇的口腔损伤,也会引起此病。这种病具有传染性,若不及时治疗,此病会迅速蔓延到整个蛇群。
    症状:病蛇的两额肿胀。打开蛇的口腔可以看到内部已溃烂、并有浓性分泌物。病蛇的头部昂起,口微张,不能闭气。
    治疗方法:用脱脂棉签,揩净其脓性分泌物。再用雷佛奴尔溶液或硼酸溶液消毒。然后用龙胆紫药水或冰硼散每天涂或敷1一2次,约10天左右可以痊愈。如果蛇不张口,可以用一根筷子,拨开蛇口进行观察和治疗。
    预防:若蛇窝湿度较高,应对蛇窝进行情扫,然后在日光下曝晒消毒。也可以将蛇移到阳光下,自然减缓蛇的病情,同时。要更换蛇窝的垫土。
    (2)急性肺炎:
    致病原因:蛇窝的温度高、湿度大,气温骤冷骤热盼变化和空气流动性差。是蛇类患上肺炎的主要原因。体质差或产后未及恢复体质的蛇,比较容易感 染此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在3一5天内危及全群,引起蛇的大批死亡。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有时,甚至健壮的蛇也难以幸免。
    症状:病蛇呼吸困难,食欲不振,常逗留窝外,即使将蛇放人窝内、蛇仍会爬出。如果检查口腔,看不到分泌物。
    治疗方法:成蛇注射青霉素10万单位,每日两次。注射时可以在蛇的背部肌肉处入针,角度略平行于蛇体。或给蛇灌喂红霉素片,每次0.2克,每日三次。此病如果治疗及时得当,病蛇可以在8一4日内痊愈。
    预防:在蛇场增加遮荫的设施。把蛇窝内的蛇提出后,用1:1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漂白粉溶液冲洗蛇窝,等蛇窝凉干后,再将蛇放回。当天气突变,寒潮来临时要做好挡风、保暖的工作。
    (3)蛇类厌食:
    除蛇类患上其它病症的缘故外,食物的变质以及单调,经常可能造成蛇类厌食。厌食的蛇食量很小甚至根本不迸食。长此以往,会严重地影响蛇的正常生长。
    治疗方法;可以给厌食的蛇,每天灌喂5一20毫升 复合维生素B溶液,同时,给蛇灌喂鸡蛋类的流质食物,或填食新鲜的泥鳅等食物。
    预防:投喂的食物应新鲜。要注意投喂食物的多样化;母蛇产后要及时投喂食物;蛇的运动场所要宽敞;同时还要注意,驱除寄生虫。蛇类还可能存在的病症有肠炎、霉斑病、节舌虫病、棒虫病、蛔虫病等,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查找有关资料,对症下药。

绿瘦蛇喂养

  以蛙类、蜥蜴、小鸟等为食。

        比较简单,高而阔 ,通风但坚固的饲养箱或专业饲养箱,底材可以使用专业的爬虫木屑,或旧报纸等,更要在其中预备一些枯枝(脱皮以及攀爬,应此种属树栖蛇类,要在饲养箱内放一些高一点树枝) 水盆(喝水 洗澡) 另外配一些爬虫灯和电耗等赏和冬季保温。器材方便与观赏和冬季保温。
       有的绿瘦胆子挺小的,连张嘴咬人的勇气也没有...(我的不是,刚开始的时候天天扑我。所以说性情还是视蛇个体而定)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嘴太小没法咬...每次捕食都要盯着壁虎视奸好久,用目光把壁虎的衣服扒光,然后再一个虎扑(这个我的蛇也是)如果一击不中或者咬到了却控制不住猎物(绿瘦不会绞杀,只会用嘴咬),往往就失去再战的信心了...所以绿瘦往往只敢挑战比自己小很多的猎物简直就是电车痴汉嘛

0.1856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