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花龟适养人群
喜爱爬宠的建议饲养。中华花龟有着非常强的适应能力,性格也非常的温和安静,它们常年栖息在小河、池塘等流速较缓的水域之中,并且不会像中华鳖那样随便的咬人,它最喜欢的就是群居生活,基本上一个巢穴中至少会住两只中华花龟,多的时候甚至可以达到7-8只,它们往往会在受惊后躲藏起来。中华花龟也不挑食,虽然常年生活在水中,嗜水性非常强,
中华花龟常见病
1.腐皮病
病因:由单孢杆菌感染引起的。因饲养密度较大,龟互相撕咬,病菌侵入后,引起受伤部位皮肤组织坏死。水质污染也易引起龟患病。
症状:肉眼可见病龟的患部溃烂,表皮发白。
2.绿脓假单胞菌败血症
病因: 绿脓假单胞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污水中。主要经消化道、创伤感染。
症状:食欲停止,呕吐、下痢,褐色或黄色脓样粪便。解剖可见:肝、脾肿大,表面有针尖状出血点,胃壁高度水肿、肥厚,胃粘膜溃疡化脓,肠粘膜溃疡化脓,肠粘膜广泛出血。胃肠内充满混血褐色的脓样粘稠内容物。也有病菌。
3. 疥疮病
病因:病原为嗜水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常存在于水中、龟的皮肤、肠道等处。水环境良好时,龟为带菌者,一旦环境污染,龟体受外伤,病菌大量繁殖,极易引起龟患病。
症状: 颈、四肢有一或数个黄豆大小的白色疥疮,用手挤压四周,有黄色、白色的豆渣状内容物。病龟初期尚能进食,逐渐少食,严重者停食,反应迟钝。一般2~3周内死亡。
4. 越冬死亡症
病因:在冬眠前,龟的体质弱,加之冬眠期的气温、水温偏低,龟难以忍受长期的低温。也有部分龟在秋季产卵后,没能及时补充营养,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不能满足冬眠期的需要,导致龟的死亡。
症状:冬眠前,龟的四肢瘦弱、肌肉干瘪。用手拿龟,感觉龟较轻。水栖龟类的龟经常漂浮水面。
5. 白眼病
病因:眼部受伤或因水质不好,刺激眼部而使病龟用前肢擦眼部,感染细菌所致。该病多见于红耳龟、乌龟、黄喉水龟(石金钱龟)、黄缘闭壳龟、眼斑水龟等,且以幼龟发病率较高。发病季节是春季、秋季和越冬后的春季为流行盛期。
症状:病龟的眼部发炎充血、眼睛肿大。眼角膜和鼻粘膜因眼的炎症而糜烂,眼球的外部被白色的分泌物掩盖,眼睛内部存在炎症。病龟常用前肢擦眼部,行动迟缓,不再摄食。严重者时,病龟眼睛失明,最后龟体非常瘦弱而死。有些病龟在发病初期仅有一眼患病,如不采取措施,很快另一眼也出现症状。
6. 龟摩根氏变形杆菌病
病因:龟感染摩根氏变形杆菌后患病。摩根氏变形杆菌是腐生寄生菌,广泛存在于泥上、水。阴沟、污水及各种腐朽物质中,经龟的消化道、呼吸道、创伤和尿道感染。
症状:龟发病初期,鼻孔和口腔中有大量的白色透明泡沫状粘液,后期流出黄色粘稠状液体。龟的头部常伸出体外,不食且饮水较少。龟常爬动不安。病理剖检肝脏肿大呈煮熟样,周边有针尖大的出血点。肾脏有针尖大弥漫状出血点。心脏的尖部充血、出血。脾脏呈暗黑色。肠道空虚,内容物不多。
7.缺钙
症状和原因:壳软、变形。
8. 肺炎
症状和原因:嘴角鼻子有黏液,龟瞌睡,高举着头,前后腿虚弱,鼻子嘴巴会喘息。和温度变化有关 。
9. 烂甲病
症状和原因:甲壳的表面溃烂,严重者形成洞穴或见肌肉,绝食或少食。
10. 肠胃炎
症状:病龟目光呆滞,无光彩,身体消瘦,不爱爬动,喜欢饮水,腹泻,粪便呈鼻涕状。
中华花龟喂养
中华花龟对于食物的选择没有特别的要求,不同于其他的龟类,中华花龟更喜欢吃一些肉类的食物,虽然它可以吃一些龟粮,但是这并不能满足其全部的营养,所以要饲喂一些鱼类等。
中华花龟日常饲养条件下可喂猪肉、鱼肉、小虾等,尤其喜食小米虾,每星期喂3次,每次食量按龟体重的5%,也可适当提高,但不能突然提高,应循序渐进,使它逐渐适应,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症。中华花龟的饲料不管是动物性的还是植物性的,都要保证新鲜,防止腐败变质。气温不高时可早上投喂,投料不宜过多,防止残饵污染水质。
夏季,水温34℃左右时,龟的进食量较大,此时应加大投喂量,以加速龟的生长,若无需繁殖,也可每星期喂2~3次。日常应勤换水(可在喂食前进行),但不能用井水,以免水温差过大,引起不良后果。秋季是饲养龟的关键。俗话说春养骨头,秋养膘,龟体内储存的营养物质多少,直接影响到龟冬眠的成败。所以,在秋季首先要加大投喂量,其次在饵料中还应添加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以提高龟的抵抗能力。
日常还应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夜间温度在18℃左右,以免适得其反,引起疾病。秋季饲养的好,有利龟的冬眠,冬季可将龟放到潮湿的沙土上,或放在10厘米水深的缸中,让其冬眠。水温不能低于8 ℃以下。否则龟的冬眠安全将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