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黑肥尾蝎

  土耳其黑肥尾蝎(拉丁学名:Androctonus crassicauda)被称作蝎中霸王,成体全长约8~10厘米。拥有毒蝎中位列世界第二的高毒性和第一的注毒量,同时也是世界上致人死亡数量最多的蝎子品种。巨大到夸张的尾部,具有光泽的黑色体表,强大的螯肢,使其拥有令人窒息的美感和其它蝎子所没有的霸者之相。

  繁殖方式:卵生。

  习 性:野生,性情极凶恶

  栖地:沙漠、干草原。

  体形特征:公 8~10cm、母 10~12cm

  食 性:喜吃小蟋蟀、蜘蛛、中小型昆虫。

  护 理:适合温度:25~30度;适合湿度:45~50%。

别名:肥尾杀人蝎

产地:阿拉伯,伊拉克,以色列,约旦,伊朗

体型:小型犬

身高:8-12厘米

体重:15-20毫克

寿命:5-8年

面对动物

运动量

耐寒程度

耐热程度

土耳其黑肥尾蝎适养人群

       喜爱爬宠,有经验人群建议饲养,该种凶猛度极高,致死率是原产地最高的蝎子,毒性排名第七。饲养注意安全。

土耳其黑肥尾蝎常见病

     黑腹病:主要症状是蝎子腹部发黑、粪便异常、不活动、不吃食。此病一般发生在冬季或早春,主要是由于外界气温低、湿度大,蝎子体内水分过多而引起的。合理增高蝎窝温度、降低湿度,可防止该病发生。

   体腐症;主要症状是蝎子腹部膨胀发黑、不吃食、不活动,继而全身腐烂,大批死亡。此病主要是由于饲料变质或饮水不干净所致,可用抗菌类药物如痢特灵及少量酵母片进行治疗。特别要注意保持环境与饮食卫生,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蝎虱病;主要症状是蝎子极度不安,胸腹处潜伏着黄粉粒状的螨虫,螨虫能渐渐将蝎子折磨致死。此病主要是由干蝎窝湿度过大所致,预防此病可用1%的漂白粉溶液和3.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蝎窝喷洒消毒,也可用4.5%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

   干枯病:主要症状是蝎子尾部发黄、前腹扁平、全身无光泽。此病主要是由于蝎子长期缺水所致。只要平时注意供水,并使蝎窝湿度适中,即可避免此病的发生。

土耳其黑肥尾蝎喂养

    1 掌握蝎子关键习性
    它昼伏夜出,喜潮怕湿,喜阳怕光,爱钻缝隙,吃食在潮湿处,休息在干燥处,蝎窝最好建成下湿上干的特殊环境。
    2 保持全理饲养密度
   每平方米临产母蝎不超过600只,2~3龄蝎8000只以下,4~6龄蝎4000只以下。
    3 注意饲料多样搭配
   周年所需食昆虫10余种。各类昆虫含有不同的营养成份,对蝎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另外还需喂一些水果类植物,以充分满足它们的营养需求。如发现有脱皮困难而死者,应在饲料中添加脱氨酸等药物。
    4 及时采取龄蝎分养
   同一窝繁殖的幼蝎生长差异很大,个体大而健壮的容易吃掉体弱的。初养者可在蝎池隔墙下部建管道,内径0.5~1cm,可使大小蝎自动分离。无管道池要经常观察,及时分养,始终保持规格一致。
    5 严格控制温湿度
   蝎子属低等的变温动物。为提高养蝎效益,应采取恒温养殖。实践证明最适宜它们生长繁殖的温度为28°C~38°C,空气温度应控制在65%~85%之间。
    6 日常管理与疾病防治
   每天定时观察蝎子活动情况,对伤弱病死蝎要及时诊诒处理,定期对蝎窝进行卫生清理消毒(产仔期与脱皮期除外),为它们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7 公母适宜搭配
   一般为一公二母,最多不超过一公三母。在孕蝎产仔期应把公蝎捉出另池饲养,以免扰乱孕蝎产仔或咬食仔蝎,等孕蝎产完仔大小分离后再将公蝎放回母蝎池内,让它们自由交配为下胎打好基础。
    8 生态化养蝎
   花园式生态化养蝎法,就是以蝎子与鳖虫所需的生活方式基本相仿为依据而混养成功的。创造了在同一池内地鳖虫在下层,蝎子居上层,池中种有花草盆景、保持大自然的气息,池棚顶用薄膜使日光进入池内转化为热能,阳光中紫外线能杀灭窝池内有害微生物,夜间(人工)燃料加温达到恒温的最佳生态环境。平常只需用糠麸蝈地鳖,井水浇花草,蝎子随时可自由上食花草盆中昆虫,下食地鳖与米虫,达到食物丰富营养全面,自由选食的最佳境界。该养蝎法简便、实用、高效。

0.1649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