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黄鳄背蝎

  作为较早流通的黄鳄背蝎中的一种,凭借着巨大的尾巴和贪婪的捕食欲望,坦桑尼亚黄鳄背蝎一直受到广大玩家的喜爱。作为经典品种一直在市场保有流通,却因为繁殖数量少而每年流通量并不大。

  中文学名:坦桑尼亚黄鳄背蝎

  拉丁学名:Hottentotta trilineatus

  别 称:无

  二名法:Hottentotta trilineatus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亚 门:螯肢亚门Chelicerata

  纲:蛛形纲Arachnida

  目:蝎目

  科:钳蝎科Buthidae

  属:鳄背蝎属Hottentotta

  种:坦桑尼亚黄鳄背蝎

  分布区域:坦桑尼亚的沙漠边缘地区

  肛 吻:5cm左右

  需要温度:28~38度,晚上15度以上

  所需垫材:爬沙混合干椰土

别名:黄鳄背蝎

产地:坦桑尼亚的沙漠边缘地区

体型:小型犬

身高:6厘米

体重:1-5毫克

寿命:9年

面对动物

运动量

耐寒程度

耐热程度

坦桑尼亚黄鳄背蝎适养人群

   喜爱爬宠的人群建议饲养,凭借着巨大的尾巴和贪婪的捕食欲望,受到广大玩家的喜爱,成为经典的宠物蝎品种。

坦桑尼亚黄鳄背蝎常见病

     黑腹病:主要症状是蝎子腹部发黑、粪便异常、不活动、不吃食。此病一般发生在冬季或早春,主要是由于外界气温低、湿度大,蝎子体内水分过多而引起的。合理增高蝎窝温度、降低湿度,可防止该病发生。

   体腐症;主要症状是蝎子腹部膨胀发黑、不吃食、不活动,继而全身腐烂,大批死亡。此病主要是由于饲料变质或饮水不干净所致,可用抗菌类药物如痢特灵及少量酵母片进行治疗。特别要注意保持环境与饮食卫生,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蝎虱病;主要症状是蝎子极度不安,胸腹处潜伏着黄粉粒状的螨虫,螨虫能渐渐将蝎子折磨致死。此病主要是由干蝎窝湿度过大所致,预防此病可用1%的漂白粉溶液和3.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蝎窝喷洒消毒,也可用4.5%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

   干枯病:主要症状是蝎子尾部发黄、前腹扁平、全身无光泽。此病主要是由于蝎子长期缺水所致。只要平时注意供水,并使蝎窝湿度适中,即可避免此病的发生。

坦桑尼亚黄鳄背蝎喂养

    1,保持话当温度:温度低于15℃,蝎子外干冬腥状态,停止或放愠生长:温度高干40℃,蝎子拼命外蜜,以至死广因此,温度保持在25℃~30℃为蝎子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

    2、控制好湿度:蝎子喜干燥,怕潮湿。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沙土的含水量在15%~20%之间,以沙土不干不湿,人不感到蝎室气闷为宜。要特别注意的是沙土不宜过于潮湿,否则蝎子会生粉螨虫病,导致死亡。

    3、供足饮水:养蝎成功与否在干饮水。如果供水缺乏,蝎子过干干燥会造成相互残杀死亡。因此每天可用海绵吸足清水或冷水放入蝎池中。每隔3天~5天可在蝎子饮水中加入一种抗菌素类药物(十霉素,磺胺等),每片药对4千克左右冷开水,调匀后吸到海绵上,放入蝎池即可。

0.13265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