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肥尾蝎

  黄肥尾蝎(拉丁学名:Androctonus australis)又名突尼斯肥尾蝎,原产于北非干燥沙漠地区,属于中小型毒蝎,体长7~12厘米,体色呈茶褐色或黄褐色,螯肢与尾节之棱脊有成排的黑色疣粒,中眼分出两条深色脊线弧形直达螯肢上端头甲,尾节肥厚结实,强壮有力,棱脊深色条纹明显。

  如单以蝎子毒性排名,黄肥尾蝎可挤进世界第五毒,在原产地偶有人畜被叮咬致死的案例发生,所以如果要饲养这种剧毒蝎,无论在管理或喂食上都必须小心慎重,注意安全。

  中文学名:黄肥尾蝎

  拉丁学名:Androctonus australis

  别 称:肥尾蝎

  界:动物界

别名:突尼斯肥尾蝎、肥尾蝎

产地:北非干燥沙漠地区

体型:小型犬

身高:7-12厘米

体重:1-15克

寿命:5-6 年

面对动物

运动量

耐寒程度

耐热程度

黄肥尾蝎适养人群

     喜爱爬宠,有经验人群建议饲养,是一种剧毒性蝎子,生性凶残,会主动攻击,并杀死很多靠近它的目标,较高的毒液注入量也使它曾有过杀人的记录

黄肥尾蝎常见病

     黑腹病:主要症状是蝎子腹部发黑、粪便异常、不活动、不吃食。此病一般发生在冬季或早春,主要是由于外界气温低、湿度大,蝎子体内水分过多而引起的。合理增高蝎窝温度、降低湿度,可防止该病发生。

     体腐症;主要症状是蝎子腹部膨胀发黑、不吃食、不活动,继而全身腐烂,大批死亡。此病主要是由于饲料变质或饮水不干净所致,可用抗菌类药物如痢特灵及少量酵母片进行治疗。特别要注意保持环境与饮食卫生,以预防此病的发生。

     蝎虱病;主要症状是蝎子极度不安,胸腹处潜伏着黄粉粒状的螨虫,螨虫能渐渐将蝎子折磨致死。此病主要是由干蝎窝湿度过大所致,预防此病可用1%的漂白粉溶液和3.5%的高锰酸钾溶液对蝎窝喷洒消毒,也可用4.5%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

     干枯病:主要症状是蝎子尾部发黄、前腹扁平、全身无光泽。此病主要是由于蝎子长期缺水所致。只要平时注意供水,并使蝎窝湿度适中,即可避免此病的发生。

黄肥尾蝎喂养

     1,保持话当温度:温度低于15℃,蝎子外干冬腥状态,停止或放愠生长:温度高干40℃,蝎子拼命外蜜,以至死广因此,温度保持在25℃~30℃为蝎子生长发育的最佳温度。

     2、控制好湿度:蝎子喜干燥,怕潮湿。最佳的空气相对湿度为45%~50%。沙土的含水量在15%~20%之间,以沙土不干不湿,人不感到蝎室气闷为宜。要特别注意的是沙土不宜过于潮湿,否则蝎子会生粉螨虫病,导致死亡。

     3、供足饮水:养蝎成功与否在干饮水。如果供水缺乏,蝎子过干干燥会造成相互残杀死亡。因此每天可用海绵吸足清水或冷水放入蝎池中。每隔3天~5天可在蝎子饮水中加入一种抗菌素类药物(十霉素,磺胺等),每片药对4千克左右冷开水,调匀后吸到海绵上,放入蝎池即可。

0.2459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