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及柱尾蝎
柱尾蝎,生活在干燥的沙漠,产地环境沙,日间温度为摄氏35至40度,晚间温度可降至摄氏28度,湿度是30至40度,每天日照12小时。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
中文学名:柱尾蝎
拉丁学名:Orthochirus spp.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蛛形纲
目:蝎目
科:钳蝎科
属:柱尾蝎属
分布区域:埃及、约旦、阿曼、阿富汗
别名:埃及柱尾蝎
产地:埃及、约旦、阿曼、阿富汗
体型:小型犬
身高:5-10厘米
体重:1-5克
寿命:5-6年
柱尾蝎,生活在干燥的沙漠,产地环境沙,日间温度为摄氏35至40度,晚间温度可降至摄氏28度,湿度是30至40度,每天日照12小时。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
中文学名:柱尾蝎
拉丁学名:Orthochirus spp.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蛛形纲
目:蝎目
科:钳蝎科
属:柱尾蝎属
分布区域:埃及、约旦、阿曼、阿富汗
别名:埃及柱尾蝎
产地:埃及、约旦、阿曼、阿富汗
体型:小型犬
身高:5-10厘米
体重:1-5克
寿命:5-6年
面对动物
运动量
耐寒程度
耐热程度
喜爱爬宠有经验人群建议饲养,说蝎子都是有毒的,有的蝎子毒性非常大,一旦被蜇到短时间就可以让人死亡,不过及柱尾蝎相比之下毒性就小了很多,这也许是跟它体积比较小也有关系,而且它也不是那么常见,所以对人类来说威胁相对是比较小的。
1.黑肚病
因蝎吃了不洁发臭的食物或饮水而引起的。病蝎前腹部膨胀、发黑。防治方法是及时将病蝎隔离,清除残食、停喂几天水,注意饮食卫生,加强管理。
2.干枯病
因蝎窝内缺少水分,过份干燥而致。病蝎尾部和后腹部发黄,慢慢干枯而死。防治方法:及时供给水分,并使蝎窝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几天后就可痊愈。
3.消枯病
病状为全身干燥无光,前腹扁平,不爬行,失去平衡,遇食倒退呈恐惧状,多日不食而慢慢死去。此病常年可见,多因长期不换土,窝土过干,或蝎子饥饿过度后暴食所得。治疗时可用酵母片3片,土霉素1片,研粉加水,夹着病蝎后腹部强迫其饮药水,每天2次,3~4 天即愈。
4.黑霉病
也称真菌病或黑斑。此病多发生在秋季,因房窝土壤湿度过大或潮湿过久引起真菌感
染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后腹不能卷曲,全身柔软,行动呆滞,不进食,前腹面有小黑斑点。治疗方法是,用 0.25 克金霉素一片,研粉加水 400 克,夹着病蝎后腹部强迫其饮药水,一天2次,3~4天即愈。原窝房要消毒,变换地而土壤。
5.步足麻木、脚须发黑病
当蝎子被蚂蚁咬伤后易得此病。得病后步足收缩,伸展不开,失去活动能力,不想吃食。当遇到情况想跑时,变成乱跳翻滚动作,病脚慢慢发黑变干死亡。防治的办法是严禁蚂蚁进入蝎房,发现进入后要立即清除。
6.半身不遂
此病的症状是行走时侧身,或用一边腑肢和第二鳌肢行走,滚爬而行,全身无知觉,白天好象不怕一切地向外爬。病因是窝房内湿度太大,天热蒸气过大所引起的,因此要注意窝房内的湿度。
7.蝎虱
蝎患乱时,身上出现黄色粉末样的寄生虫螨,潜伏在脚须、胸腹两侧以及腿、尾的小缝里。这种小螨虫叫蝎虱。病因是蝎房内湿度大大。防治方法是使窝房干燥一点:同时要注意隔离,用淡漂白粉喷洒消毒。
蝎子为肉食性动物,喜吃质软多汁昆虫。投喂时应以肉食性饲料为主,饲喂的小昆虫的种类愈多愈好。种类不同的昆虫体内含有不同的氨基酸,而不同的氨基酸对蝎子的生长、发育、产仔及蜕皮等均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说饲料的种类愈多就能更全面的增加蝎子的营养,投食时间一般应放在天黑前l小时进行。每次投喂量应根据蝎群及蝎龄的大小适量供应。总之在供料时要把握好以下两个原则:昆虫类饲料要以“满足供应、宁余勿欠”为原则,组合饲料要以“限量搭配、宁欠不余”为原则,供水时间应放在投食前两个小时进行。
为了提高人工养蝎的成活率,又得使蝎子快速生长,就必须解除蝎子的冬眠期,进行恒温饲养。蝎子的冬眠期是因为气温的高低所致。早春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蝎子便开始复苏,出外活动寻食,当气温低于10℃时便先后开始寻窝冬眠。据试验证明,蝎子在28℃-38℃时,活动时间最长,采食量最多,生长繁殖最快,因此,冬季应在蝎场内装上加温设备,使蝎场内温度保持在28-38℃之间,空气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80%之间,投食、供水等方面与夏季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