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非黑肥尾蝎
北非黑肥尾蝎是比较常见的品种,其毒性强大,是非常剧烈的神经毒素,号称世界第二毒蝎子,但他的危险性远比世界第一毒蝎以色列金蝎要危险,因为它不仅毒性大还具有非常惊人的注毒量!~
中文学名:北非黑肥尾蝎
拉丁学名:Androctonus mauritanicus
界:动物界
分布区域:摩洛哥、北非
繁殖方式:卵胎生
别名:北非黑肥尾蝎
产地:摩洛哥、北非
体型:小型犬
身高:7-9厘米
体重:15-20毫克
寿命:8-10年
北非黑肥尾蝎是比较常见的品种,其毒性强大,是非常剧烈的神经毒素,号称世界第二毒蝎子,但他的危险性远比世界第一毒蝎以色列金蝎要危险,因为它不仅毒性大还具有非常惊人的注毒量!~
中文学名:北非黑肥尾蝎
拉丁学名:Androctonus mauritanicus
界:动物界
分布区域:摩洛哥、北非
繁殖方式:卵胎生
别名:北非黑肥尾蝎
产地:摩洛哥、北非
体型:小型犬
身高:7-9厘米
体重:15-20毫克
寿命:8-10年
面对动物
运动量
耐寒程度
耐热程度
喜爱爬宠有经验人群建议饲养。性情极凶恶。毒性4102强(有可能致命),但他的危险性远比世界第一毒蝎以色列金蝎要危险,因为它不仅毒性大还具有非常惊人的注毒量!~
1.黑肚病
因蝎吃了不洁发臭的食物或饮水而引起的。病蝎前腹部膨胀、发黑。防治方法是及时将病蝎隔离,清除残食、停喂几天水,注意饮食卫生,加强管理。
2.干枯病
因蝎窝内缺少水分,过份干燥而致。病蝎尾部和后腹部发黄,慢慢干枯而死。防治方法:及时供给水分,并使蝎窝内保持一定的湿度,几天后就可痊愈。
3.消枯病
病状为全身干燥无光,前腹扁平,不爬行,失去平衡,遇食倒退呈恐惧状,多日不食而慢慢死去。此病常年可见,多因长期不换土,窝土过干,或蝎子饥饿过度后暴食所得。治疗时可用酵母片3片,土霉素1片,研粉加水,夹着病蝎后腹部强迫其饮药水,每天2次,3~4 天即愈。
4.黑霉病
也称真菌病或黑斑。此病多发生在秋季,因房窝土壤湿度过大或潮湿过久引起真菌感
染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后腹不能卷曲,全身柔软,行动呆滞,不进食,前腹面有小黑斑点。治疗方法是,用 0.25 克金霉素一片,研粉加水 400 克,夹着病蝎后腹部强迫其饮药水,一天2次,3~4天即愈。原窝房要消毒,变换地而土壤。
5.步足麻木、脚须发黑病
当蝎子被蚂蚁咬伤后易得此病。得病后步足收缩,伸展不开,失去活动能力,不想吃食。当遇到情况想跑时,变成乱跳翻滚动作,病脚慢慢发黑变干死亡。防治的办法是严禁蚂蚁进入蝎房,发现进入后要立即清除。
6.半身不遂
此病的症状是行走时侧身,或用一边腑肢和第二鳌肢行走,滚爬而行,全身无知觉,白天好象不怕一切地向外爬。病因是窝房内湿度太大,天热蒸气过大所引起的,因此要注意窝房内的湿度。
7.蝎虱
蝎患乱时,身上出现黄色粉末样的寄生虫螨,潜伏在脚须、胸腹两侧以及腿、尾的小缝里。这种小螨虫叫蝎虱。病因是蝎房内湿度大大。防治方法是使窝房干燥一点:同时要注意隔离,用淡漂白粉喷洒消毒。
北非黑肥尾蝎原产于北非干燥沙漠,成年体长10~13厘米,性情凶猛并且神经紧张,容易受外界影响而张牙舞爪。当受到骚扰时,其行动会比平日更快捷和凶恶,而且毒性更足以致命,所以绝不建议新手或年幼的朋友饲养。
饲养箱基本大小约为蝎子身型四倍以上,底材方面可以使用爬虫砂或钙砂,底材至少该有3厘米以上,但可以的话,最好可提供5~10厘米以上的底材,和设置一个小花盘或树洞、石块,因为黑肥尾蝎除了穴居外,还会掘地栖息。另外在饲养箱内,可不用设水碟,只要间中用喷壶向箱中喷些水就可以了。
饲养黑肥尾蝎这类沙漠品种 , 对幅度大的温度转变会很易适应。因此日间它们的适温在25~32℃左右,晚上把温度维持在20℃以上即可。若它们太长时间在温度过低(摄氏15度)下生活,除影响生长速度外,更会令其停止进食甚至死亡,冬天低温时候,饲主必定要为其提供保温。湿度方面,饲养箱内最好维持在55%~65%左右,而底材间中以喷水器喷湿,令其保持一定湿润,但饲养箱内,要提供一个干燥而温暖的地方,供其栖息。
主要提供昆虫活体,蟋蟀、麦皮虫都可投喂,成蝎甚至可投喂小型爬虫或乳鼠。黑肥尾蝎的食量很好,但避免过量喂饲所带来的问题,还是每星期喂饲一、两次就可以,吃剩的残渣该尽快清理。